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易二手房 > 正文

为什么不在上班地附近租住?年轻人别浪费时间通勤

0
分享至
近日,在某节目中,经济学家管清友建议年轻人别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他还表示长时间通勤的要害在于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与其花2小时上班,不如在公司附近租住,把时间用来投资自己、充实自己。

对“打工人”来说,日常通勤则可能影响着睡眠时间、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近日,经济学家管清友也给出了他对“日常通勤时间”管理的看法。

近日,在某节目中,经济学家管清友建议年轻人别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他还表示长时间通勤的要害在于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与其花2小时上班,不如在公司附近租住,把时间用来投资自己、充实自己。

管清友回应“建议别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 ”:过来人的说法,没有“何不食肉糜”的意思

据中新经纬,近日,经济学家@管清友 在一档节目上说,“我们上班不仅仅是为了糊口,我觉得应该调整一下,它的要害不在于你有多辛苦,而在于非常可惜的,你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路上,而且你很疲惫,你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你又没有时间思考,”他认为,年轻人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要把时间有效利用好,与其每天上班两个小时通勤,为什么不在公司附近租住,这样比在偏远的郊区买一个房子划算的多。管清友强调,投资自己的回报率是最高的。

对此,网友们吵翻了,有网友表示,“何不吃肉糜?”,还有网友称,“因为租不起,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发问”。

针对网友们的质疑,经济学家管清友也进行了回应。

管清友表示,很多人都说我跨城通勤的观点是“何不食肉糜”,是“鸡汤”,其实真没这个意思。我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说的。

我当初刚工作时,也是住得很远,后来发现这样得不偿失,我给大家算一笔时间账单,以“钟摆人”每天往返通勤4小时为例,假如我们从23岁参加工作,干到55岁退休,一共有32年的工作时间。按每月工作21天来算,我们这一生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将高达3.2万个小时,约等于1344天的时间、3.7年左右,夸张点说,这些时间都可以再读一次博士了。

虽然房租省了,但是浪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经历,也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城市生活的幸福度。

现在年轻人确实比我们当时还要辛苦一点,很多人说近一点的房子贵,租不起,这确实也是存在的。

当然,这个问题,国家也在调整政策,我们看到“住有所居”都是针对提升大城市青年居住条件的政策。但政策落地生效需要时间。我们自己也要做一些取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但总归,有一点建议,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管清友今年多次因为言论引发网友热议。

今年8月,管清友公开表示:不建议上班族炒股。经济学家不建议上班族炒股的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投资者热议。对此,有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调侃称:知道了,马上辞职。8月11日深夜,管清友再次发文:“我同事批评我了:上班族炒股的太多了 ,所以上班族炒股很难赚钱不是常识。尤其是上海,几乎全民炒股。好吧,我知道了。不过还是再说一句:上班族工作出彩炒股也很难赚钱。大部分是拿到股权激励才能赚钱。非专业人士炒股赚钱比较难。高净值群体自己也不炒股,有专业机构服务,即便炒股也不是上班族那种炒法。”

今年6月,管清友在微博表示:“本科阶段没必要学金融,真的。要想学或者从事金融行业,研究生阶段学一些就好。”对此有网友评论到:本科应该学数学或物理,研究生再读金融。也有网友表示,华尔街好多大佬都是本科学数学、物理,然后研究生学金融,本科选择基础性学科挺好。

中国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

北京极端通勤人口同比增长1%

据中国消费者报此前报道,7月24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城规院)在京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通勤监测报告》)。根据报告,2020年全国主要城市总体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同比持平。

单程超过60分钟被定义为“极端通勤”。而总体极端通勤比重为12%,同比降低1%,超过百万人的极端通勤状态得到改善。

其中,超大城市极端通勤比重平均为17%、特大城市为13%、Ⅰ型大城市为8%、Ⅱ型大城市为6%。35个年度可对比城市中,25个城市在下降,5个城市同比持平,其中上海、西安、成都、南京、厦门、济南、海口、宁波、贵阳、西宁、兰州降幅超过2%。

北京依旧是极端通勤人口比重最高的城市,达到27%,同比增加1%。此外,重庆、沈阳、长春、大连4个城市的极端通勤人口,也增加1%以上。

图片来源:报告截图

提高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目标,是城市规划和交通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等多项国家层面规划都将45分钟通勤比重达到80%以上作为重要目标。

《通勤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总体平均水平为76%,其中超大城市68%、特大城市73%,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北京仍然是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最低的城市,仅有57%,且同比降低1%。

同时15个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在提高,6个城市同比持平,其中杭州、南京、厦门、合肥、海口、宁波提升超过2%。

图片来源:报告截图

平均通勤时耗是居民通勤出行直观感受和生活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已被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作为衡量城市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标。《通勤监测报告》指出,2020年全国主要城市总体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与2019年持平。

其中,北京仍是单程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达到47分钟,同比没有增加,紧随其后的时耗最长的城市分别是重庆40分钟、大连38分钟、西宁35分钟。但也有6个城市通勤时耗降低,上海则是平均通勤时耗降低最多的城市,同比减少2分钟。西安、南京、厦门、合肥、宁波5个城市,同比减少1分钟。在35个年度可对比的城市中,13个城市通勤时耗小幅增加,其中I、II型大城市有10个。

图片来源:报告截图

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又称“幸福通勤”比重,反映可以就近职住、步行骑行通勤的人口占比,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测度,已被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通勤监测报告》显示,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比重53%,同比增加1%。14个城市幸福通勤比重提升,深圳、贵阳、西宁提高超过2%。武汉、长春、南宁、南昌,4个城市小幅下降1%

图片来源:报告截图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改版,有两个重要变化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改版,有两个重要变化

政知新媒体
2023-04-01 17:31:17
景甜私密视频外泄

景甜私密视频外泄

无界之声
2023-04-01 15:42:14
中国高铁落后吗?台媒:为马英九秀速度,大陆刻意飚速350公里

中国高铁落后吗?台媒:为马英九秀速度,大陆刻意飚速350公里

环球科学猫
2023-04-01 19:27:34
谢谢你,天一!

谢谢你,天一!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3-31 21:58:12
大瓜!网曝阿娇生龙凤胎,孩子父亲是小8岁的秦奋,男方曾被逼婚

大瓜!网曝阿娇生龙凤胎,孩子父亲是小8岁的秦奋,男方曾被逼婚

花生米的影视
2023-04-01 15:17:55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发文怒怼某人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发文怒怼某人

八卦红尘君
2023-04-01 16:30:13
韩国基本完了

韩国基本完了

历史观察
2023-04-01 19:37:32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旭阳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旭阳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

澎湃新闻
2023-03-31 09:57:08
江西男子结婚16年,发现3个孩子非亲生,妻子:一样给你叫爸爸

江西男子结婚16年,发现3个孩子非亲生,妻子:一样给你叫爸爸

社会面面观察
2023-03-29 15:30:31
16国疯狂抛售美债,美财长耶伦急眼了:这完全是置美国安危于不顾

16国疯狂抛售美债,美财长耶伦急眼了:这完全是置美国安危于不顾

环球参考
2023-04-01 14:50:33
美女按摩, 男子趁机抚摸下部, 勾起女子性欲发生关系, 构成强奸吗

美女按摩, 男子趁机抚摸下部, 勾起女子性欲发生关系, 构成强奸吗

游戏包呀
2023-03-31 09:37:52
台政客嘲讽大陆用“小巴车”接待马英九, 给他普及下考斯特规格

台政客嘲讽大陆用“小巴车”接待马英九, 给他普及下考斯特规格

战小七
2023-04-01 17:03:36
最新!张继科事件已牵扯多位明星:景甜、袁姗姗、叶一茜、邓莎

最新!张继科事件已牵扯多位明星:景甜、袁姗姗、叶一茜、邓莎

洛洛女王
2023-04-01 15:17:27
钟南山院士:感染BA.5后再感染XBB的几率仍较高,仍需考虑疫苗干预

钟南山院士:感染BA.5后再感染XBB的几率仍较高,仍需考虑疫苗干预

环球网资讯
2023-04-01 16:44:28
1-4后克洛普呆若木鸡!遭曼城球迷嘲讽:准备下课吧!或预订5连败

1-4后克洛普呆若木鸡!遭曼城球迷嘲讽:准备下课吧!或预订5连败

我爱英超
2023-04-01 21:38:37
红星深度|他们来到中缅边境小城,寻找落入电诈陷阱的孩子

红星深度|他们来到中缅边境小城,寻找落入电诈陷阱的孩子

红星新闻
2023-04-01 12:24:37
同一天,一南一北两省份新任省委副书记履新!

同一天,一南一北两省份新任省委副书记履新!

政知新媒体
2023-04-01 17:22:16
某地给村民发通知:房前屋后禁止种黄瓜西红柿!理由让人无法反驳...

某地给村民发通知:房前屋后禁止种黄瓜西红柿!理由让人无法反驳...

西游记者
2023-04-01 17:58:42
大瓜!张继科发声明后,认证大v再曝猛料,景甜三段视频流出

大瓜!张继科发声明后,认证大v再曝猛料,景甜三段视频流出

小五爱八卦吧
2023-04-01 00:41:58
片场狠人,三上悠亚自曝被他折磨到流眼泪!

片场狠人,三上悠亚自曝被他折磨到流眼泪!

冯新明说说
2023-04-01 13:49:05
2023-04-01 21:54:44

头条要闻

德国防长:不会再对乌克兰提供国防军现有武器装备

头条要闻

德国防长:不会再对乌克兰提供国防军现有武器装备

体育要闻

利拉德:一个时代的遗孤

娱乐要闻

黑暗荣耀大反转!李到晛林智妍承认恋爱!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问界的脸,让任正非打肿了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3月交付20,823辆 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旅游
亲子
公开课

数码要闻

苹果获Apple Watch新专利:可检测自行车是否有助力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下发通知,双休制或将改为“单休”?有人欢喜有人愁

旅游要闻

韩国上万人抵制中国游客 如今怎么样了

亲子要闻

这个甲流病毒太厉害了。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