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易二手房 > 正文

中央罕见点名“学区房”:房住不炒没有例外

0
分享至
在中国重点城市,楼市调控的严厉程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据机构测算,截至4月中旬,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已经超过160次。

最近,躁动的学区房被中央点名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4月30日召开会议,重申了“房住不炒”定位,并明确提出“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中央政治局会议直接“点名”学区房,实属罕见,信号意义不可谓不强。如果将之放入房地产市场特殊形势之下,则不难理解决策层为何作此表态。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图文无关)。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筑坝拦水”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央行“大放水”。宽松货币政策下,包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主要国家房价均出现快速上涨,部分大都市房价创出历史新高。

房价过快上涨,脱离实体经济,会带来巨大的泡沫风险。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上世纪以来,世界130多次金融危机中,有100多次与房地产有关。

深知其中之害,中国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筑坝拦水”。许多地方本已相对严厉的楼市政策一再升级:限购门槛不断提高,限价从新房扩大到二手房,违规流入楼市的经营贷、消费贷被严查,房产交易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被重点打击,重点城市土地市场也迎来全新的集中供地规则。

可以说,在中国重点城市,楼市调控的严厉程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据机构测算,截至4月中旬,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已经超过160次。

新一轮调控现三大特点

今年,“房住不炒”进入第五年。它的现实意义并没有因为时间延长而衰减,反而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范围和穿透力影响中国。

最新一轮的楼市调控在落地“房住不炒”方面展现出一系列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第一,学区房被重点关注。

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学区房时常成为被炒作的对象。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一二线城市二手房升温,大多始于学区房价的上涨。

在中央“点名”之前,已有包括上海、北京、宁波、合肥等多地出台针对学区房的调控政策。例如:宁波制定热点学区二手房参考价,上海将重点高中至少一半名额均衡分配给每一所中学。

第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监测、督导成为“调控指挥棒”。

过往的调控经验说明,中央、地方在调控落地问题上存在一定博弈,因城施策不能单靠地方自觉。

今年以来,调控的一大新特征是住建部的监测、督导成为“调控指挥棒”。今年1月下旬开始,不到3个月时间,住建部已实地调研、督导或者约谈了13个城市。这种调研、督导的反应十分灵敏。例如:3月25日,南昌发布有关政策与“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要求不符,住建部即日派出督导组赶赴现场,相关政策当天即被撤回。

第三,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拉开大幕。

从去年8月开始,金融监管机构为房地产业划出“五道红线”,强调了金融管理的透明化和规则化。其中,三道红线针对房企融资管理,另外两道红线则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业内人士认为,这“五道红线”的划出,组成了中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的主要工具,这对中国房地产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从1998年以来,房地产制度经历住房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2002年)再到金融管理改革(2020年)的发展脉络。

“房住不炒”不能只从房子下手

不难看出,新一轮楼市调控在更灵活、更科学系统方面下了大功夫。政策联动性也达到更高的层次。

不过,还需要看到,很多时候,房子只是一个载体,一些看似发生在房子上的问题,很多并不只是房地产市场的问题。

比如:学区房问题,就是教育资源如何更公平配置的问题。不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抑制金融投机,不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入手,是很难根除问题的。

在教育资源外,房子还承载了土地、医疗、户籍、金融等各种社会资源。

因此,如何从更高站位来配置各种资源,统筹各部门的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不仅考验各级政府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更考验其执政水平以及政令的通畅性。

中央对此也早有阐释。此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

这说明解决房子的问题,不能只从房子下手。真正实现“房住不炒”,还需要将房子、金融、实体经济、教育、医疗等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完)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对不起,郑钦文!我又进决赛了,而且还是夺冠最大热门

对不起,郑钦文!我又进决赛了,而且还是夺冠最大热门

体育就你秀
2025-06-15 11:30:07
余总现身杨长顺直播间 麒麟9020 CPU内存一体化封装 老丁也有新发现

余总现身杨长顺直播间 麒麟9020 CPU内存一体化封装 老丁也有新发现

小兔子发现大事情
2025-06-15 17:02:21
3岁孙女被爷奶轮流扇41个耳光,打致呕吐,妈妈:他们打女儿还打我,可我不能离婚

3岁孙女被爷奶轮流扇41个耳光,打致呕吐,妈妈:他们打女儿还打我,可我不能离婚

深度知局
2025-06-14 08:09:05
德黑兰行动:现实比美剧更残酷

德黑兰行动:现实比美剧更残酷

Wilsonhe8
2025-06-14 01:37:50
关系破裂?专家:俄最强雷达正在扫描中国领土,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系破裂?专家:俄最强雷达正在扫描中国领土,到底发生了什么?

小lu侃侃而谈
2025-06-15 20:25:57
伊朗最高领袖高级顾问沙姆哈尼,因伤势过重离世

伊朗最高领袖高级顾问沙姆哈尼,因伤势过重离世

政知新媒体
2025-06-15 07:03:36
违规吃喝越查越严!哪些聚餐不宜参加?朋友之间真的不能吃饭了吗

违规吃喝越查越严!哪些聚餐不宜参加?朋友之间真的不能吃饭了吗

刚哥说法365
2025-06-15 23:40:15
曝清华博士后出轨多名女性,女方高颜值照流出,事发全过程披露

曝清华博士后出轨多名女性,女方高颜值照流出,事发全过程披露

博士观察
2025-06-14 19:54:04
Stein:威少重返掘金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他在这里表现非常出色

Stein:威少重返掘金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他在这里表现非常出色

直播吧
2025-06-16 08:20:07
曾被吹捧上天,如今却“沦为笑柄”的净水器,你还在用吗?

曾被吹捧上天,如今却“沦为笑柄”的净水器,你还在用吗?

装修秀
2025-05-18 11:45:03
清华高颜值美女学霸走红!是村里第一个清华学生,曾因高考后捐出10余万奖学金被质疑炒作,本人最新回应

清华高颜值美女学霸走红!是村里第一个清华学生,曾因高考后捐出10余万奖学金被质疑炒作,本人最新回应

极目新闻
2025-06-15 10:05:32
北京某报批评苏超“过度娱乐化”:关你P事!

北京某报批评苏超“过度娱乐化”:关你P事!

大道微言
2025-06-16 07:33:33
专家预言:“伊朗半小时灭掉以色列”

专家预言:“伊朗半小时灭掉以色列”

难得君
2025-06-14 20:24:25
人民日报表扬5天后,恶心的一幕出现了,扁担女孩被冒充官方出手

人民日报表扬5天后,恶心的一幕出现了,扁担女孩被冒充官方出手

叹知
2025-06-14 23:18:21
刘德华变脸认不出!《长安的荔枝》靠什么让观众集体真香?

刘德华变脸认不出!《长安的荔枝》靠什么让观众集体真香?

娱乐领航家
2025-06-15 11:25:03
那尔那茜事件迎来重大反转!继央视“除名”之后,上戏紧急撇清关系!

那尔那茜事件迎来重大反转!继央视“除名”之后,上戏紧急撇清关系!

闲侃闲侃
2025-06-15 07:18:31
348万房产跌至121万,女子断供“送”银行反欠百万!抵押≠抵债!

348万房产跌至121万,女子断供“送”银行反欠百万!抵押≠抵债!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06-15 07:30:30
2025浙江公务员"禁酒令"新规:8小时工作时间内不准喝酒!

2025浙江公务员"禁酒令"新规:8小时工作时间内不准喝酒!

职场宝典Y
2025-06-15 22:28:51
扫兴的父母都什么样?网友:让你的喜悦消失,让你的烦恼加倍

扫兴的父母都什么样?网友:让你的喜悦消失,让你的烦恼加倍

艺魅哈哈
2025-06-15 18:00:14
多家媒体造谣梅西卖不动门票!然而上座数60927人!

多家媒体造谣梅西卖不动门票!然而上座数60927人!

氧气是个地铁
2025-06-15 20:07:53
2025-06-16 08:47:00

头条要闻

女子2年多收近千条"老婆"开头短信 对方称是传达心意

头条要闻

女子2年多收近千条"老婆"开头短信 对方称是传达心意

体育要闻

裁判可以喷,但也从步行者自身找找问题?

娱乐要闻

朱丹重男轻女惹争议!让弟弟吃鸡腿惹怒网友

财经要闻

事关稳定币,陈茂波最新发声

科技要闻

22年后,马斯克“杀死”了最初的特斯拉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bZ5:试图掀桌的“合资新力量”王牌

态度原创

时尚
亲子
本地
数码
旅游

今年最流行的5双鞋,配阔腿裤太好看了!

亲子要闻

紧急送医!18月大婴儿被灌50毫升啤酒!涉事者称“我就是想逗逗孩子”

本地新闻

最近的打工人,都在熬夜看这剧逐帧学习职场小技巧

数码要闻

三星显示8.6代OLED面板产线年底试运行,2026款苹果MacBook Pro或采用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