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易二手房 > 正文

部分小区业主抵制人脸识别:我不在家,你都清楚

0
分享至
有居民也开始担心人脸信息被泄露:我什么时候不在家,别人都知道。

近日,有用户向中新网反映,他们所在小区正在安装人脸识别,且和住址、身份信息绑定在一起。给出的理由是出入更便捷,管理更高效。但有居民也开始担心人脸信息被泄露:我什么时候不在家,别人都知道。

多个小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遭抵制

近日,家在北京亦庄荣华街道某小区的周晗(化名)对中新网记者反映,她们小区要求每个居民都要进行人脸信息采集,同时小区门禁也将由刷卡改为刷脸出入。

“居委会说是执行上级统一要求,但居民没有看到文件,也不知道上级单位是否有这样的要求。”

某小区要求居民办理人脸识别通知。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这样执行的不只是一个小区,在北京石景山【点击查看石景山二手房】区的住户张墨(化名)也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她们小区12月初已经发出通知,小区已完成智慧门禁前期勘测、硬件设备制作安装、系统使用人员录入信息培训等,下一步全区将统一开展居民信息录入工作。

据周晗称,上述亦庄某小区从今年6月份就下发通知要求居民办理人脸识别,但因为业主抵制声音较大,现在都没有全部完成。张墨表示,她们小区目前贴出了通知,但不少居民对此表示反对。

采集信息较多,居民担心信息遭泄漏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小区人脸识别并不是单纯采集人脸信息就行了,不但需要身份证信息还需要房产证等信息。

“人脸信息和个人身份其他信息绑定在一起,几栋楼几单元几号门都一清二楚,我什么时候不在家他们全知道。”据周晗称,办理人脸识别同时要提供身份证明和居住信息,因为起到门禁作用,进出小区都需要刷脸。

资料图:人脸识别取厕纸。翟璐 摄

此前有业内人士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人脸识别的隐患风险在于存储安全,因为不少应用将人脸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电话、住址等信息绑定在一起,一旦泄露,后果严重。

“很多居民在微信群里发言,如果人脸信息提供给居委会,丢了怎么办?居委会工作人员回答,不会的。”周晗称,至于居民问到的“人脸信息后台管理是谁,居委会还是第三方?如何选择做人脸识别的第三方企业?谁为信息安全担保?要不要跟居民签安全协议?”这些问题至今均无人回答。

为什么出入小区改人脸识别?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0年以来,在广东、浙江等地,多个小区都在推广人脸识别出入小区,有的房地产开发商新楼盘即加入人脸识别。有的地方还出现强制人脸识别,不识别不让进小区。

关于小区出入改人脸识别,周晗称,小区给出的理由是智能化管理可以精准识别出入小区人员,让小区管理更安全、更高效。

记者注意到,在网上,有网友也称,不用随时带门禁卡,刷脸很方便,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经常容易忘记带卡,同时也能防止陌生人出入。

也有网友称,门禁卡挺方便的,如果为了测温可以在小区门口弄一个公共测温点,干嘛非要人脸识别且和个人信息绑定在一起?

据周晗称,她们小区一些居民不太介意刷脸,认为不用刷卡很方便;但也有居民不愿意牺牲个人信息安全去换取这样的便利。

某小区发的要求人脸识别通知。受访用户供图。

“如果别人掌握了居民进出小区的规律,把你家搬走都没人知道,更别提乘虚而入了,其实我们有时候并不需要那么多便利,更需要安全。可有可无的个人生物信息采集尽量不要。”周晗称。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进小区刷脸主要解决安全、管理效率问题,但是管理效率也可以有其他替代方式,比如刷门禁卡、身份证,效率也未必低。

“保证公共安全,也不一定非得人脸识别,因为在小区门口或者关键位置,也是存有摄像头的,并不一定非得靠刷脸解决。”

有报告称,有九成以上的受访者使用过人脸识别,六成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

进小区强制人脸识别合法吗?

赵占领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进小区强制人脸识别是否合法,这个目前还没有非常直接、明确的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有直接涉及到的,规定人的脸部特征信息属于敏感信息,应当有充分的必要性才可以收集,而且要经过用户的同意。”

资料图。中新社 牛镜 摄

赵占领还进一步表示,现有法律规定了收集个人信息需要遵循正当、合法、必要原则,目前也可从必要原则这个角度分析判断这个事情,“在小区出入是否有必要收集人脸这么敏感的信息,所以该事存在争议。”

中国信通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婕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不可以强制执行,小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收集进入小区人员的面部信息,需经个人同意才可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12月21日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对处理包括人脸等个人生物特征在内的敏感个人信息作出专门规定,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并在事前进行风险评估。

你怎么看呢?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首次回归全国卷,浙江高考“语数外”题型和难度有何变化

首次回归全国卷,浙江高考“语数外”题型和难度有何变化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6-07 12:08:15
上海街头迷之操作

上海街头迷之操作

家有历史
2023-06-07 14:38:50
中国慢了一步,韩国大批军舰驶入黄海,抢走朝鲜火箭发动机残骸

中国慢了一步,韩国大批军舰驶入黄海,抢走朝鲜火箭发动机残骸

春惠花
2023-06-04 11:43:52
0-3完败韩国队,又见五花肉!韩佳奇成全队最佳,主帅发声做调整

0-3完败韩国队,又见五花肉!韩佳奇成全队最佳,主帅发声做调整

公羊丰萌宠
2023-06-06 08:15:52
2023年工商银行最新存款利率出炉,存20万到期利息18000划算吗?

2023年工商银行最新存款利率出炉,存20万到期利息18000划算吗?

如烟财道
2023-06-07 11:24:08
男校长潜规则女家长

男校长潜规则女家长

中国模特经纪人
2023-05-01 11:59:59
22岁的年轻小伙和46岁的大妈在洗脚房的奇遇

22岁的年轻小伙和46岁的大妈在洗脚房的奇遇

看得见的生活
2023-06-07 08:35:31
普京报仇不隔夜,一声令下端了乌军总部,这就是袭击莫斯科的代价

普京报仇不隔夜,一声令下端了乌军总部,这就是袭击莫斯科的代价

强国新武器
2023-06-07 10:15:51
19世纪的欧洲,一名黑人女子被奴隶主脱光衣服用皮鞭殴打和虐待

19世纪的欧洲,一名黑人女子被奴隶主脱光衣服用皮鞭殴打和虐待

雨秋思晨
2023-06-07 10:47:18
刚刚,2023江西高考作文题揭晓!

刚刚,2023江西高考作文题揭晓!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6-07 11:51:06
宝妈因孩子吃了同学生日蛋糕在班群发飙,逼孩子喝橄榄油催吐

宝妈因孩子吃了同学生日蛋糕在班群发飙,逼孩子喝橄榄油催吐

阿康磕颜日记
2023-06-06 18:04:21
伤害从2到30000,《暗黑破坏神4》人品手套“命运之拳”引热议

伤害从2到30000,《暗黑破坏神4》人品手套“命运之拳”引热议

后竹游戏
2023-06-07 10:47:43
中国将来会强大到什么程度?美国智囊团:中国正向着无所不能努力

中国将来会强大到什么程度?美国智囊团:中国正向着无所不能努力

路花经济分析
2023-06-07 10:00:44
莫兰特阵营声称直播漏枪为玩具枪 萧华会维持可能30场的禁赛决定

莫兰特阵营声称直播漏枪为玩具枪 萧华会维持可能30场的禁赛决定

直播吧
2023-06-07 07:24:04
中央纪委紧急通报! 上海金融大老虎落马,腐败绝不姑息!

中央纪委紧急通报! 上海金融大老虎落马,腐败绝不姑息!

o似水流年
2023-06-06 11:38:41
马克龙呼吁:“放过普京”,或特批普京前往南非参加金砖峰会

马克龙呼吁:“放过普京”,或特批普京前往南非参加金砖峰会

王小花说情感
2023-06-06 13:51:42
香港主持公然分裂国家!歧视内地普通话,观众怒喊:港台是中国的

香港主持公然分裂国家!歧视内地普通话,观众怒喊:港台是中国的

小谈的娱乐秀
2023-06-07 15:41:55
存款利率即将再降?银行:在等通知,3年期定存仍有3%以上产品

存款利率即将再降?银行:在等通知,3年期定存仍有3%以上产品

新京报
2023-06-06 22:53:02
中餐厨娘录意大利综艺,火了!黑暗食材逼疯老外,却难不倒中国人

中餐厨娘录意大利综艺,火了!黑暗食材逼疯老外,却难不倒中国人

艺能八卦局
2023-06-07 08:00:39
女老师出轨体育老师,大尺度聊天记录曝光,画面内容看得太兴奋!

女老师出轨体育老师,大尺度聊天记录曝光,画面内容看得太兴奋!

诺克斯小家
2023-05-22 15:10:37
2023-06-07 16:32:49

头条要闻

22岁女生被从天而降的无人机划伤脸部 18岁机主被找到

头条要闻

22岁女生被从天而降的无人机划伤脸部 18岁机主被找到

体育要闻

谁能想到,乐福成了总决赛的关键

娱乐要闻

激动!李靓蕾称与王力宏美国官司胜诉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美国前情报官员爆料:政府拥有外星飞船

汽车要闻

两月卖出四万台 五菱缤果能成新“神车”么?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旅游要闻

奔赴山野 用一场自然之旅治愈自己

房产要闻

丰台6月土拍,这两块地值不值得蹲?

亲子要闻

现在的学生,身体体能素质太差了,采用这个办法也许能改变现状

艺术要闻

用一个展览,追溯伦勃朗四十年创作生涯的演变

公开课

蓄水20年的三峡大坝里,最大的鱼有多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